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

时间:2017-4-17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温馨提示本平台内容均系科室人员原创或整理,欢迎转载,版权归本科室所有!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致残和致死原因,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70%。我国脑梗死70%~80%的患者因为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导致脑梗死高致残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忽视脑梗死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因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神经功能体征恶化,所以康复难度大。随着急救水平的提高,急性期的康复治疗越来越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听听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组织的国内脑卒中康复领域的众多专家的共识。一概述1专家组建议:对无禁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有益的对于无合并严重脑水肿、神经功能恶化、颅内压增高、频发癫痫、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禁忌症的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即应开始康复干预,脑梗死发病后早期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减轻患者功能残疾加速恢复进程,此时干预重点包括康复护理、意识水平及吞咽功能的管理、病床上良肢位摆放、体位转换、保持关节活动度和躯体被动活动等。早期康复干预是指当临床症状稳定后24~72h可以给予部分离床康复干预,并鼓励患者逐渐增加康复治疗的主动参与成分。极早期康复干预是指脑卒中24h内给予的部分离床康复干预。2专家组建议: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康复治疗是安全的,早期宜采用较低强度的离床康复治疗适度康复干预是安全的:脑梗死发病24h内开始康复干预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出现率。过早期和较高强度的离床康复干预影响康复疗效,会降低发病后3个月时预后良好患者的比例。3专家组建议:加强各学科人员康复意识、重视健康宣教、确保康复治疗的有效延续加强各学科人员康复意识;重视患者及照料者的健康宣教;确保康复治疗的有效延续,每天除固定时间由治疗师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外?还应依据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康复任务,由照料者记录任务完成情况,医护人员监督实施。4专家组建议:根据患者卒中病因分型、发病机制制订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特别是心源性脑梗死的患者,早期康复应充分考虑其发病机制,早期康复治疗应以床上卧位被动为主,避免大幅度的体位转移训练、大汗及过度消耗,应掌握少量多次的训练原则,治疗强度循序渐进。房颤所致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在脑梗死早期康复干预过程中需严密观察其心电监护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式和适当强度,通常心率需控制在次/min之内、治疗前后血压波动不得超过30mmHg。二脑梗死急性期康复干预1专家组建议:意识障碍患者应给予康复促醒治疗、气道护理、吞咽功能的管理以及保持肢体关节活动度等病床上被动运动治疗脑梗死后意识障碍应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脑梗死急性期意识水平进行评定。对于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可应用药物、神经反射区电刺激以及味觉、嗅觉和听觉刺激等方法改善其意识水平,同时不能忽略昏迷患者气道护理、吞咽功能的管理以及保持肢体关节活动度防治肌肉萎缩的病床上运动治疗。2专家组建议:应通过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康复治疗重点







































北京白癜风医院
白癫疯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jbwh/592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