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脑膜也能生肿瘤哦
前言
前面为大家介绍的肿瘤都不是什么好家伙,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稍微良性一点的颅内肿瘤,就是脑膜瘤。脑膜瘤,顾名思义肿瘤细胞来源于脑膜,也就是脑子表面那一层薄薄的膜。
正文
脑膜是非常重要的结构,虽然表面上看这么薄的一层似乎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实际上它的结构还挺复杂的,主要有三层组织。硬脑膜是最外面一层也是最韧的一层,不仅承担了保护大脑的作用,还深入大脑形成了大脑各个部分之间的分隔结构(大脑镰、小脑幕等等),此外还构成了大脑中收集血液回流心脏的主要血管——静脉窦的壁。蛛网膜非常薄,它和软脑膜之间有一层蛛网膜下腔,主要作用是参与脑脊液循环,我们在前几章介绍脑室系统时曾经说过脑室系统是产生脑脊液的工厂,那么蛛网膜下腔就是脑脊液的回收厂,蛛网膜颗粒突入静脉窦系统并负责将脑脊液回收入血液完成循环。软脑膜是紧贴大脑表面的最后一层脑膜,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陪着供血动脉走遍大脑表面,血管是马路的话,软脑膜就是边上的绿化带,形影不离。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脑膜竟然有这么多道道,不得不说生物真是奇妙的东西。
下图就是脑膜结构的示意图,从头皮都大脑都有,有兴趣可以一观。
下图是硬脑膜所形成的各种分隔和各种静脉窦。
接下来我们来说发病率了,转移瘤占了50%,那剩下的50%里谁称王?当然是我前面花了好几章讲的胶质瘤家族了。第二位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脑膜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7%,也就是颅内原发肿瘤的34%左右。脑膜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增多,也就是越老越容易得。另外呢,脑膜瘤比较容易发生在女性身上,男女比例1:2,这也是颅内肿瘤中少数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的肿瘤了。
这个反常的现象让研究者们开始观察性激素对脑膜瘤的作用,可以发现有一部分脑膜瘤存在孕激素受体,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一些科学家发现少数脑膜瘤病人怀孕会刺激脑膜瘤的生长,这个算是一个题外话吧。
脑膜瘤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给它命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起码有三套命名系统并存,每一个似乎都很有说服力。第一套是按照显微镜下细胞类型命名,比如纤维型、过渡型等等。第二套是按照细胞良恶程度命名的,80%以上的脑膜瘤都是良性的,也就是生长缓慢的那一种;10-20%的称为“不典型脑膜瘤”,生长比较迅速,往往定义为WHOII级;仅仅1-3%的脑膜瘤称为“恶性”或者“间变性”,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很迅速,而且切除后容易复发,定义为WHOIII级。这两套命名方案合起来就是病理科医生给出的病理报告上的诊断。
第三套方案是按照脑膜瘤的位置来命名的。我们在前几章也曾说过一个道理,颅内肿瘤“位置决定症状”。虽然大多数脑膜瘤都是默默的缓慢生长,直到变的很大,病人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看不清楚”时才被发现,但是有一些脑膜瘤的位置决定了肿瘤虽然很小但也会有明显的症状。比如嗅沟脑膜瘤可能引起病人闻不出味道,功能区脑膜瘤可能导致手脚乏力麻木甚至抽搐,蝶骨嵴脑膜瘤可能引起单眼失明,小脑脑膜瘤可能引起动作不协调等等。所以按位置命名的系统在神经外科医生日常工作中还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双方一交流就能大致推断出一些症状。
下图是脑膜瘤常出现的位置,和症状有明显的关系哦。
诊断脑膜瘤的最佳手段是增强的磁共振,脑膜瘤可以表现出亮亮的一团。前面在脑膜的作用中讲过脑膜又是伴着动脉走,又是组成静脉窦的壁,所以发现脑膜瘤之后检查周围血管的走行是决定手术方案的重要部分,与此相关的血管造影检查,比如CTA、MRA、MRV、DSA等都非常重要。
做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手术,因为手术是解决良性脑膜瘤最可靠的方案了,只有在手术不能达到或者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才考虑使用放射治疗。不典型性脑膜瘤和间变型脑膜瘤手术之后都建议放疗,目前尚没有针对脑膜瘤的特效化疗方案。
还有一些小脑膜瘤,医生会建议你暂时观察。不是所有肿瘤都必须马上手术的,小脑膜瘤就是这样一种。因为80%以上的脑膜瘤生长非常缓慢,而且发现时一般都是60岁以上了,所以直径2cm以下的没有症状的脑膜瘤可以每半年查一次增强磁共振,如果增大速度极为缓慢就根本不需要治疗,有生之年这些小脑膜瘤都不会对你的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结束语
脑膜瘤算是我们神经外科发病率最高良性的颅内肿瘤了,总体来说预后比较好,只要能够手术尽量手术治疗,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时间。
联系我们
转载文章请在文中附下图,即视为有效授权!
作者:方晓东
编辑:方晓东
监制:石键副主任医师
责编:傅伟明主任医师
浙江大医院神经外科是浙江省神经外科发祥地,年度全国神经外科十强排名第九。
我们还在不断努力前行!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白癜风的医院- 上一篇文章: 肥胖有什么危害nbsp6个上班族减
- 下一篇文章: 成都人转疯了一条微信告诉你医院专科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