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没病别乱服8种情况
据天津网报道,天津一位宋老汉听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脑梗死和心肌梗死,便每天早晨空腹服用75~毫克阿司匹林,坚持了两个月。谁知有一天,他突然晕倒,送医后发现胃部大量出血,竟是阿司匹林惹的祸。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及愈加年轻化,阿司匹林正在被逐渐的神话,甚至有的所谓“砖家”建议所有中老年朋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说是可以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之神奇功效。医生警告:阿司匹林是不可以胡乱服用的。
阿司匹林的作用可不少,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
心梗和脑梗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因为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血管内因为种种原因而聚集,抱团后就会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发生心梗、脑梗。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的活性,也就阻碍了血栓的形成,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血栓病的作用。
阿司匹林是好药,但也有副作用
阿司匹林好处很多,但它也有一个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和出血倾向。很多人服用阿司匹林后或多或少有反酸、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因为阿司匹林会抑制一些保护胃粘膜的激素的合成,严重时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了消化道出血,是不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医生说:不要太紧张,大多没有生命危险。但你要及时去看医生,及时停用阿司匹林,加用止血药,一般很快便会好转。
阿司匹林的其他副作用还包括: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
适用和不适用人群
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的人群,都该服用阿司匹林。对于那些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禁忌,应该终身服用。而对于以下几类人,想要服用阿司匹林,则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不过,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人,长期服阿司匹林,不会延年益寿,反而会可能处在各种副作用的风险中(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症状和出血倾向)。
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服用阿司匹林更要慎重,并咨询医生意见。
1.有药物过敏史:对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过敏,亦或是对阿司匹林中其他成分过敏的人。
2.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剧烈哮喘。
3.消化系统溃疡:如果有胃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
4.血小板低:要明确血小板降低的原因并对应处理,谨慎用药。
5.需要拔牙或手术:通常需要在术前一周停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6.严重的肾、肝、心功能衰竭。
7.与甲氨蝶呤合用。
8.妊娠最后3个月的孕妇。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普通人,意图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来益寿延年,目前看来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高风险人群建议服用
如果是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则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阿司匹林。
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应该终生服用阿司匹林。
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雷洛一年左右。如果没有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也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也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那么,哪些人是高风险人群呢?大致有4类:
1.符合下列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
男性超过50岁或女性绝经后
高血压
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吸烟
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不全。
4.经医生评估10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大于20%。
怎么吃阿司匹林最为合适?
阿司匹林的标准剂量是每天81~mg,一般每天mg足矣。市面上有两种阿司匹林,一种是普通的阿司匹林,另一种是肠溶型阿司匹林。普通的阿司匹林在胃液中溶解更多,可能引起更强的不适反应。不同品牌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副作用也有差异。较好的阿司匹林是肠溶片的,它引起胃肠的不适更轻微。
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但每天服用的剂量很关键。如果服用后有明显胃肠道反应,就需要咨询医生具体服药方案。
提示:阿司匹林的优点很多,质优价廉,百年老药,值得信赖。但阿司匹林绝对不是保健品,不能全民普及,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没病的人别乱吃。
- 上一篇文章: 院庆50周年系列科普神经内科急性脑梗
- 下一篇文章: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使用期限是多久脑梗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