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你注意到这些生活细节了吗

时间:2020-12-11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四高”特点,已经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年中国脑卒中预防指南指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万人,每年死亡病例万人,幸存者2/3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常常导致“一人中风,全家瘫痪”的悲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梗死患者除了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他汀药物及控制血压、血糖、戒烟等控制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定期复查观察血压、血糖、血脂等各指标是否达标外,平时生活还有不可忽视的小细节需要注意。

病例一

李XX54岁男性出院三天后因右侧肢体乏力加重再次入院,头颅MR提示新发脑梗死病灶,询问病史,患者出院后去爬山过程中大量出汗。

病例二

钟XX63岁男性因左侧肢体乏力入院,头颅MR提示急性脑梗死。既往高血压病,平时规律服药,血压控制良好。询问病史发现患者起病前3天有腹泻。

经验教训:

脑梗死患者生活中应避免大汗、腹泻等导致体液丢失的情况。脑梗死患者大多伴有脑血管狭窄,而且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在出现体液大量丢失时易出现血容量及血压下降,易出现狭窄血管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梗死。

一年四季均应重视补充水分,特别是高温天气出汗过多腹泻、呕吐、高热等失水较多时,更要注意及时补充,以防因血液粘稠,血流缓慢而引发脑梗死。

病例三

赵XX68岁男性因心源性脑栓塞启用华法林抗凝期间,INR值3天从1.7上升到7.0,询问患者发现饮用了含有活血功效的中草药的炖汤。

经验教训:

有些地区比如广东地区煲汤文化盛行,但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不要随意饮用含有活血功效的汤药,避免与抗凝药物相互作用增强药效,从而增加出血风险!

病例四

张XX83岁男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遗留认知功能损害,并有失眠症,平时门诊规律复诊拿药。最近门诊复诊回家后当天下午因意识障碍送入急诊,因为患者趁家属不注意服下所有安眠药(7片)。

经验教训:

很多脑梗死患者为高龄患者,因老年化或疾病所致认知功能损害,并且伴有较多其他疾病,平时服用药物较多,家属应做好药物管理,不要将药物全放在患者随手可以接触到的地方,避免药物过量造成不良后果!

-------------------------------

我们的努力需要您的支持,请长按下方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jbwh/1080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